兰普集团

HOME   ·   新闻媒体   ·   兰普新闻
兰普刊物
"胡言乱语"谈质量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30日
      随着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我们不得不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作为质量方面的管理者,想简单谈一下本人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几点认识:
       首先,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将质量观念贯彻于企业中的每位员工心上,只有这样,质量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质量管理早期,人们对质量的理解是有限的,仅仅针对实物产品,即狭义质量。狭义质量的核心要求是质量的符合性,即符合图样规定,符合技术标准。符合型质量管理是以检验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是将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专职的检验机构,由检验人员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符合性进行检验。符合标准就合格,就是高质量,不符合标准就不合格,就拒收。相应地产生了"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的说法。
      稍后,为了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进一步需求,“生产质量”应运而生,开始注重生产过程对质量的影响,全面加强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生产质量”明确的指出,当产品生产出来时,质量特性已经定型,检验只不过是对其质量特性的一个判定和把关控制,所以生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同时它把服务对象延深到上下道工序之间,强调上下道工序之间的关系,要求每道工序之间要像对待外部顾客一样提供优质服务,以此来加强各工序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从而生产出最终让客户持续满意的产品。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质量已成为效率、完美、合理和进步的同义词,于是,人们开始提出新的质量理念“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要求质量创新,强调的是对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使用某些特定工装或防错方法,使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由设计过程中决定的质量水准。当然,要达到这个水准,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工作经验和知识的日积月累做基础,需要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和执行力为前提。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总之,企业的质量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持续改进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要靠每一个人不断的去改进,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本报讯(龚文立)
© LANP GROUP 1991-2014 ALL RIGHT RESERVED | 兰普集团1991-2014版权所有 | 浙ICP备05051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