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普刊物
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31日
在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是必然要由企业管理者考虑并提出的课题。在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精细化转变中,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可谓举足轻重。将财务工作从记账型转变为事前分析预测、事中的监督指导和事后的考核评价有机结合,并且充分发挥了财务人员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方向
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方向是坚持以“三个转变”为核心,即财务人员的职能应由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财务人员的工作领域应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财务人员工作作风应从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
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点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沟通、协同作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性、严谨性与战斗力。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涉及的经营管理范围会越来越大,环节会越分越细。在实施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是要打破传统模式,不断细化财务工作内容及流程,逐步拓宽其覆盖的领域与环节,充分发挥财务工作的监督、管控作用。
财务人员亦应发挥其具综合性的管理职能,协同各部门共同站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高度来处理问题、确立工作流程,而不单单只从自身职责出发来工作。同时,逐步将财务控制延伸到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环节,建立起“一条龙”财务精细化管控制度,在财务层面上为整个公司精细化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分析企业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有效预防和消除各个环节中潜在的财务隐患,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失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实施科学的预算管控
推行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实施全方位财务控制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实践中,可以按照“总量控制,分解到项,重点突出”的成本控制思路来指导具体操作。首先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将各项成本,尤其是可控成本,分门别类地细化到最末端。然后将各成本项目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或物,最终对责任人或单位进行追踪考核,以有效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物耗和发生的费用。同时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自觉建立“购、存、领、产、耗”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人为浪费和营私现象,在全体员工中牢固树立成本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丰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手段。两年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以金蝶K3为基础的管理平台,这种先进的计算机不仅为企业综合管理提供适合的平台,也将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与不断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工作方向与重点,并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具体工作的实施提供支持,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就一定会向着“严、细、实”的目标不断迈进,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助力。(财务部 罗一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