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普集团

HOME   ·   新闻媒体   ·   兰普新闻
兰普刊物
经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31日
      提高经营性管理水平,需要全公司上下的共同参与和自觉行动。如何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管理活动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则需要各级管理人员积极引导员工解放思想、强化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学习、调研、提高执行力等途径,统筹安排和推动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以全员学习为切入点
      应将全员学习作为推进经营性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学习是提升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办法,通过开展经营管理宣讲、学习、讨论活动,能有效解决员工对经营管理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参与不多的问题,同时可以结合具体岗位进一步对经营管理的思路、方法进行完善。作为生产销售型企业,在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参与意识、全局意识和参谋意识。破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凭借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积极为经营管理建言献策。通过培养员工这四种意识,进一步理清经营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思路,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谋发展、议大局,人人投身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
      以实地调研为着力点
      应将实地调研作为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着力点。调查研究是企业管理得以科学开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渠道。通过深入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从一般中发现个别、从普通中发现特殊,从而挖掘出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的细节问题,不断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的客观依据和完善的重点,有效助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高效开展。
      以提高执行力为落脚点
      广大员工要以提高执行力作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是保证员工工作质量、工
作效率和安全性的基础,是衡量员工责任心的重要标准。企业在推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员工首先要做到精业务、重细节,确保工作无差错。无差错就是杜绝工作失误和差错,这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的工作底限。工作无小事,成败在细节,牵一发动全身,因此,广大员工要本着“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标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
业务流程,落实公司的各项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岗位实际,为完善各项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各项制度和流程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同时,在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上要注重效率。企业尤其是基层本身就有一个特点,应急事务多,突发事件多,需要加班加点的时候多,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效率。另外,随着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和公司自身的不断发展,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因此,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做到无差错,还要重效率。效率是时限与效果的统一。广大员工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高”。即高速,对各项工作任务要“速战速决”,不拖泥带水,有意拖延;高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而提高效率;高质,实现速度和质量的统一,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此外,要不断拓展经营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开展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公司各部门在经营管理的实施重点上可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落实经营管理活动时要不拘一格,针对不同的问题和重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将经营管理活动深入、细致、持续地开展下去。(王威)
© LANP GROUP 1991-2014 ALL RIGHT RESERVED | 兰普集团1991-2014版权所有 | 浙ICP备05051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