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普刊物
随感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30
渐入秋,想到毕业后就没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翻书本,虽未下雨可脑子里突然出现郁达夫的一层秋雨一层凉,于是找出以前的课本,安静地坐在窗前,捧一本书,沏一杯茶,让浮躁的心归于平静。
平日打开新闻,讨论的都是各个国家的热点,天灾人祸,可能人祸还占很大的比重,看着各种人各种谋各种煎熬。我们对各种新闻可能围观,可能愤慨,抑或是幸灾乐祸。不知不觉中我们对社会产生了影响,也被社会深深的影响到了。
外围国家蠢蠢欲动,国内的物价飞扬,社会道德的底线一路被压低,娱乐的低俗化……潜移默化中,我们一段时间的愤青后又归于平静,也跟随的浮躁的社会波动着。也许连我们自己都可能在这些新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是我们越来越冷漠,是社会让我们越来越冷漠,默默的低头却是最好的保护色,只是我们现在应用的更好了……也许这个就是说的我们曾经很有棱角,现在被社会磨平了。曾经那个个漫天理想的孩子都长大了,那些理想都变成可笑的幻想……小时候妈妈常对我说:你们这些那孩子都不知道饭是米煮的。我都会反驳道:谁知道啊。现在想想我是真的不知道了。很多事情却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小时候,幸福是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幸福的事。可是回不到过去了。
看着书中对江南秋的描写,淡淡的,只能感觉到一点点清凉,可就是这一点清凉也可以让现在的我们静静的回味。北方的秋来的浓烈却会让现在的我们感到不适合,跌宕的起伏需要时间,现在更多是事情都是直面而来让人措手不及,精神文化的冲击直重中心,就如同这北方的秋。可我却更喜欢混混沌沌的,在那半开半醉的状态下看着周围的变化。虽然接受的不一定是对的…可这北方的即使再烈我们却也只能接受没有办法排除。也许这个感悟是错的,可是浮躁的社会怎么能回于平静去,只有慢慢的思索……(文/物资部/赵禾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