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普刊物
你在为谁工作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30日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的个人使命感、责任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的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能够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机遇所带来的近期回报可能很少,甚至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应当看到“我们能够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
在公司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和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努力地工作而不是为浪费时间寻找借口。要知道,公司安排你这个职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听你关于困难的长篇累牍的分析。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
这种“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的想法很普遍:在许多人的眼里,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不大,达到要求就行了。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呢?工作着的人们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不在年轻的时候弄清楚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
当你开始推诿责任,当你丧失工作激情,当你对工作产生怨恨的时候,请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静静反思一下这个简单而又包含着深刻人生意义的问题:“你在为谁工作”?(讯/表面处理车间 吴粱锋)